(清)吳嘉紀《范公堤》詠[江蘇]·范公堤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清)吳嘉紀
茫茫潮汐中①,屼屼沙堤起②。
智勇敵洪濤, 胼胝生赤子③。
西塍發稻花④,東火煎海水⑤。
海水有枯時, 公恩何時已?
【題解】
北宋天圣中,范仲淹監泰州西溪(今鹽城市東臺縣)鎮鹽倉,泰州知府張綸從其議,重修捍海堰,功成,濱海一帶皆成良田,后人稱為范公堤。后世屢圮屢筑,并續有增展。北起今江蘇阜寧,歷建湖、鹽城、大豐、東臺、海安、如東、南通,抵啟東之呂四,長達500多公里。現因堤東已墾為農田,遂將自阜寧至東臺南一段堤身筑成公路。此詩為作者《東淘雜詠十首》中的第一首,詩中主要表現了對范仲淹惠德仁政的贊美和懷念。
【作者】
吳嘉紀(1618—1684),清代詩人。字賓賢,號野人,泰州(今屬江蘇)人。少時勤學苦讀,準備應考,因戰亂而罷,入清后不言仕進,以教書維持生計。其居室名“陋軒”,生活貧困,仍苦吟不輟,晚年因王士禛等人揄揚,詩名大振,不久即病逝。其詩多反映江淮一帶下層人民的生活,往往即事名篇,悲憤陳詞,存《陋軒詩》。
【注釋】
①潮汐:海水的漲潮和落潮。②屼屼(wu wu):突兀隆起貌。③胼胝(pian zhi):老繭。赤子:本指嬰兒,引申為子民百姓。④塍(cheng):田畦。⑤煎海水:指堤東鹽民煮海水成鹽。
上一篇:(宋)鄭汝諧《題盱眙第一山》詠江蘇都梁山詩詞
下一篇:(唐)姚合《揚州春詞》詠江蘇揚州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