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隱洞
山本至靜物,而有波濤形。
石本至頑物,而有鱗甲靈。
千尋透夭矯,萬竅穿瓏玲。
根自伏水府,勢欲騰天庭。
宋代勝游跡,蘚壁紛題名。
當年泛舟處,今乃屐齒停。
放翁詩境字,照眼開巖扃。
高吟驚人句,或有潛虬聽。
出洞一長嘯,數(shù)峰天外青。
詩詞類別:寫景抒情
來源:《八桂四百年詩詞選》
相關作品:粵西懷古
張維屏
張維屏(1780—1859),字子樹,號南山,晚年自署珠海老漁。廣東番禺人。道光二年(1822)進士。有《張南山全集》。
朝代:清代
籍貫:廣東番禺
龍隱洞
山本至靜物,而有波濤形。
石本至頑物,而有鱗甲靈。
千尋透夭矯,萬竅穿瓏玲。
根自伏水府,勢欲騰天庭。
宋代勝游跡,蘚壁紛題名。
當年泛舟處,今乃屐齒停。
放翁詩境字,照眼開巖扃。
高吟驚人句,或有潛虬聽。
出洞一長嘯,數(shù)峰天外青。
詩詞類別:寫景抒情
來源:《八桂四百年詩詞選》
相關作品:粵西懷古
張維屏
張維屏(1780—1859),字子樹,號南山,晚年自署珠海老漁。廣東番禺人。道光二年(1822)進士。有《張南山全集》。
朝代:清代
籍貫:廣東番禺
上一篇:袁第銳《龍隱洞》寫景抒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金志章《龍隱洞觀摩崖狄武襄南征紀功并元祜黨籍二碑》寫景抒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