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自桂林至昭州雜述六首
其一
日出江霧低(2),蒼涼汎江水(3)。
岸岸人趂墟(4),灘灘漁入市(5)。
其二
深潭夾峻壁(6),白日青湍多(7)。
波心浮沫動。下識游犀過(8)。
其三
拔地復(fù)刺天(9),千山若羽簉(10)。
何山非石峰(11),何峰無巖竇(12)。
其四
大山如鵬騫(13),小山如鷲舞(14)。
孤峰斜奮頭(15),連峰曲張羽(16)。
其五
怪姿更萬端(17),異形盡羣變。
紛紛最好山(18),多隸陽朔縣(19)。
其六
三百六十灘(20),懸沫飛如撒(21)。
晚計晨發(fā)初(22),已過一百八。
詩詞類別:寫景抒情
來源:《粵西詩載》
相關(guān)作品:同張羽王晚酌灕山盤石上
(1)昭州:治所在今廣西平樂縣。
(2)“日出”句:清晨日出時霧氣低低地籠罩著江面。
(3)蒼涼:寒涼。 汎:同“泛”,浮起。
(4)岸岸:指每個碼頭。
(5)灘灘:指每個灘頭。
(6)“深潭”句:高峻的石壁夾著深深的水潭。
(7)湍:急流。
(8)“波心”二句:水波中有浮沫翻動,就知道下面有犀牛游過。
(9)“拔地”句:指山峰拔地而起,直刺青天。
(10)羽簉(chòu 臭):意同簉羽,謂如禽羽般整齊的儀仗隊列。
(11)“何山”句:沒有一座山不是拔地而起的石山。
(12)竇:洞。
(13)鵬:鵬鳥。 騫:飛起。
(14)鷲:一種大鷹。
(15)“孤峰”句:孤立歪斜的山峰象昂起頭顱。
(16)“連峰”句:連綿的山峰彎彎曲曲象張開翅膀一樣。
(17)怪姿:與下句的“異形”,同指山勢奇異。 萬端:與下句的“羣變”,同指山勢變化各不相同,千姿萬態(tài)。
(18)紛紛:形容極多。
(19)隸:屬。
(20)三百六十:虛數(shù),極言其多。下面的“一百八”亦然。
(21)懸沫:指灘頭落差大,故流水使人有懸沫之感。
(22)“晚計”句:到了晚上計算從早上出發(fā)所走過的航程。
俞安期
俞安期(生卒年不詳),字羨長,初名策,字公臨,明代吳江(今江蘇吳江縣)人。曾以長律一百五十韻投王世貞,世貞爲之宣揚,于是出名,但以布衣終世。有《唐類函》、《類苑瓊英》、《詩雋類函》、《翏翏集》等。
朝代:明代
籍貫:江蘇吳江
上一篇:袁袠《自柳至平樂書所見五首》即事感懷詩詞賞析
下一篇:徐棻《蒼梧即事》即事感懷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