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冶 熏陶》同義詞與近義詞
【同】動詞。都表示在良好的環境或條件下給人以好的影響。
【辨】1.“陶冶”表示主動地積極影響自己或他人。
(1)他把做好事、助人為樂當成陶冶自己思想情操的必修課。
(2)京劇和其他民族藝術,是長期積累和發展起來的精神產品,具有教育人、陶冶人、愉悅人的作用。
“熏陶”表示逐漸地受到好的影響。
(3)幼年在私塾讀書,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
(4)畢竟是中華文化熏陶出來的炎黃子孫,見解可以不同,面子和手足情誼終是擺不脫的。
2.“熏陶”多影響人的思想、情操,還可以促使人形成特定的能力、志趣、特長等。
(5)從小的熏陶,終于使他14歲就成為一名滑雪隊員。
(6)他出身武術世家,自小受家庭環境的熏陶,隨父輩們習武,練得一身好功夫。
“陶冶”多影響人的品格、情操。
(7)常言道,君子之交,淡茶一杯,既可陶冶情操,又能增進友誼,自古被視為社會活動中的高雅之舉。
(8)自然美可以豐富人的精神生活,陶冶人的性格,激發愛國熱情,是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3.“熏陶”多形成好的結果,也可以形成不好的結果。
(9)不同文化的熏陶,使這里的人們性情和善,熱情好客。
(10)在這個大染缸里,青少年從小就受到成人的陋習邪氣的熏陶,使他們“近墨者黑”。
“陶冶”都形成好的結果。
(11)心靈不美可以陶冶,長相不俊那可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了。
(12)年輕人沒有事,可以多搞些體育鍛煉,既陶冶了性情,又鍛煉了身體。
4.“陶冶”本來表示燒制陶器,冶煉金屬。
(13)祀神酬愿,是《陶冶圖冊》中記載的陶瓷生產中很重要的一道工序。
(14)先民作弓矢網罟漁獵,從百草中選育五谷,從萬獸中馴化六畜,埏埴陶冶制器,服牛乘馬致遠。
“熏陶”沒有這個意思。
上一篇:《陌生》同義詞與近義詞
下一篇:《隨處 隨地》同義詞與近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