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意外的組合,利用“時間差”、“位置差”,進行驢頭不對馬嘴的移植,造成文不對題、語無倫次、張冠李戴的醉態。貌似不搭配,卻又是情理之中的矛盾,便可產生幽默。為了說明健康和事業的關系,一教師向學生說了《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與司馬懿兩軍對峙的故事。司馬懿了解諸葛亮“親理細事,汗流終日”,“食少事煩,豈能久存”,因而“堅守勿戰”。諸葛亮求戰心切,幾施巧計,“都不奏效,不久便因操勞過度而壽終,死年54歲”。教師這時說:“諸葛亮如果是三好生,有一副結實的體魄,就一定能打敗司馬懿。”讓學生在大笑中回味健康的價值。幽默家一支“強思針”,催人深思,產生了教育的功能。
上一篇:《米丘林循循善誘》中學生教法寫作素材
下一篇:《少年閱讀之家》中學生教法寫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