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題解析
[解題]追星(star-worshiping)是一個時尚的話題。所謂追星,是對于自己心目中偶像的崇拜與喜愛。而這些偶像,可能是影視明星,也可能是政治上的名人、社會中的精英。由于喜愛,他們會十分關注心目中偶像的行為、言行甚至衣著,也會無形中去模仿。
[析題]追星熱歷來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追星是什么樣的?你所看到的追星現象有哪些?追星又會引起什么樣的結果呢?你自己對于追星現象是持肯定態度還是否定態度?為什么呢?否定的人可能會認為,追星是盲目地、狂熱地崇拜偶像,缺少冷靜與思考,它會導致一個人思維偏激,行動張狂;肯定的人也許會認為,追星是人性的張揚,能夠激勵人以偶像為榜樣,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有利于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對于 “星”,我們應該有一個什么樣的態度呢?同學們可以敞開思想,暢所欲言。
[溫馨提示]注意區別理智的追星與非理智的追星。正確地面對偶像和明星,會激發我們自身的潛能,那種對于偶像們的向往和認識就會成為你人生的奮斗目標。而只是一味地盲目追從和歸于精神上的假想,自我迷失會把一個人推向深淵。
思路導引
追星古往今來都有,那么追星是一種什么樣的現象呢?有的人,崇拜影視明星漂亮的外表與時尚的衣著;有的人,渴望擁有體育健兒強健的體魄;有的人,希望學習大作家優美的文筆;有的人,熱愛政治家杰出的交際能力;有的人,羨慕商業家突出的經商頭腦……這些 “星” 具有獨特的個人魅力,對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契合了人們心中所向往和期盼的 “目標”,讓人對 “星” 產生了崇拜心理。
追星的行為會有什么樣的效力呢?我們要從不同的追星行為來看。不同的追星行為有不同的作用,關鍵就看你如何追星。現實社會中人們理智地去追尋自己心中的明星,學習偶像身上的優秀精神品質,并因而把自己的人生裝扮得色彩紛呈。
追星有時會成為生活和學習的動力。但是,也有人只注意偶像的外表,盲目地追從偶像的穿著打扮,特別是有的青少年,癡心于明星們的生活的點點滴滴而荒廢了學業,影響了其一生的發展。
我們要如何對待追星呢?如何樹立正確和全面的 “追星觀” 呢?首先追星要有選擇,要有一個 “度”,而不是把他們神化和絕對化;其次我們要明確應該學習明星的哪些方面,明星的表現不會十全十美和完全準確的,明星們也存在不少的缺點,我們要學習的是他們的發光點,是他們的精神;另外社會和學校也要承擔起對青少年的引導責任,引導他們樹立科學、健康的人生觀,堅持正確的人生方向,實現其人生價值。
論點集錦
1.追星是對自己偶像的崇拜與喜愛。
2.追星是對名人的欣賞,而不是盲目追隨。
3.追星是以偶像為榜樣,學習偶像的精神品質。
4.名人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和號召力。
5.名人具有獨特的個人魅力,吸引了追星者。
6.崇尚德高望重的名人,可以促使我們健康成長。
7.盲目崇拜名人,會喪失自己的個性。
8.盲目追星,會迷失夢想的方向。
9.尊崇名人但不迷信他們。
10.想當明星要靠自己的努力,要有真才實學。
論據超市
[理論論據]
※*盲目地聽從,盲目地相信一切者,他一定是個蠢物。他們的頭腦只是別人的跑馬場。
—— 聞一多
※歌星之所以存在,是現代唱片業的產物,和影視明星是電影業、電視業的產物完全一樣。
—— 金兆鈞
※假如真的想當明星,就必須先問問自己到底有多大的勇氣,到底心理有多大的承受力,到底有多大的吃苦精神。
—— 金兆鈞
※想當名人看人臉,當了名人人看臉,想要保住這張臉,不能給臉不要臉。
—— 郭達
※那些偶像穿戴和裝飾得看起來很華麗,但是可惜,他們是沒有心的。
—— 〔古希臘〕德謨克利特
※我崇尚一切德高望重的名人,但我從不拜倒在他們的腳下,我渴望用科學來否定他們的某些謬誤。
—— 〔英國〕愛迪生
※愛所有的名人吧,他們交給了你們理論,交給了你們科學,他們把世界交給了你們。
—— 〔法國〕羅丹
※高尚人物所受的折磨與他們的崇拜者所想象的完全不同。
—— 〔法國〕盧梭
※不管時代的潮流和社會的風尚怎樣,人總可以憑自己高貴的品質超出時代和社會,走自己正確的道路。
—— 〔美國〕愛因斯坦
※我要做我自己的主人。
—— 〔德國〕歌德
[事實論據]
有實力才會贏
當代走紅歌星韓紅沒有天生麗質的容顏,曾經有人以“臺容”不夠理想而拒絕讓她上臺演出。但韓紅在挫折面前并不氣餒,她認為只要有足夠的實力,就一定能夠唱紅。功夫不負有心人,韓紅終于以她獨特的音質、寬闊的音域,贏得了聽眾的喜愛,走進了音樂的世界,走出了人生的輝煌。
謝霆鋒只靠音樂打天下
謝霆鋒15歲時就因為具有音樂天賦而嶄露頭角,而今他已擁有大量的歌迷。有人說他的走紅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他很酷的外表,對此謝霆鋒很不以為然,他說人們把歌星分成兩種人——實力派和偶像派是不全面的,偶像派的歌星有的確實沒有什么實力,但有些人是實力不凡的,不要簡單地把兩類人劃成一類人,而他只靠音樂打天下。
崇拜偶像與媒體的宣傳有關
明星迅速走紅,歌迷、影迷人數劇增,這個世界仿佛成了偶像崇拜的世界。崇拜偶像的原因是方方面面的,其中媒體的宣傳尤為重要。你看,街頭海報、大小報刊、電影屏幕,到處充斥著他們瀟灑的倩影和介紹他們的溢美之詞。如此全方位的視聽轟炸,即使是個非歌迷、非影迷,也能一口氣數出幾十位歌星、幾十位影星。
影視圈的明星
雖然影視明星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可是我們不得不承認,近年來影視圈怪事越來越多。某某男明星在大連就把嚼過的口香糖吐在了記者遞給他的名片上,某某女明星的經紀人被人捅傷致死,某某男明星緊接著又被人捅傷。我們不能只看影視明星光鮮的外表就盲目崇拜,要全面地、理智地看待他們。
找岳飛寫歌
當紅臺灣女歌手李玟最近聽了《滿江紅》這首歌,覺得歌詞非常棒,追問詞作者是誰。有人告訴她是岳飛,李小姐當即如獲至寶,問道:“那我可不可以找岳飛幫我寫歌?” 她興奮之下的這一追問令聽者哭笑不得。對某些演員只靠漂亮臉蛋打天下的現實,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教授趙健深表擔憂。他說,沒有文化的演員演技生涯不會久長,表演系不是 “表臉系”,演員必須 “充電”。
“老記” 也會追星
提起追星,人們首先會想到那些近乎瘋狂的少男少女,卻忽略這樣一個事實:明星之所以走紅并被少男少女癡戀,正是由于各種媒體的記者們不遺余力地炒作,有的甚至發展到追星的分上。 “娛記” 中染上追星情結的不在少數,這些追星娛記最大的優勢是:這就是他們 “重要” 的工作之一,報刊發行量某種程度上決定于他們 “追星” 稿件的多少。
*盲目追星問題多
在當今這個多元化的社會里,“明星” 似乎成了時尚的代名詞,很多青少年都為那些明星偶像而著迷,“追星族” 的隊伍也日漸龐大起來。有些學生過分迷戀偶像,荒廢學業,廢寢忘食,用大量的金錢購買有關明星的東西,對學習造成極大的影響。我們會不斷地從媒體上得到一些關于青少年追星而引發的一系列嚴重的問題,例如,大連16歲的少女因母親沒有給她買偶像張國榮的CD碟而自殺;溫州一名17歲的中學生因沒錢親眼見到偶像影星趙薇而服毒自盡;四川13歲的女孩在連看8遍《流星花園》后,離家出走下落不明,生死未卜。這些都是追星族中走火入魔不能自拔的典型,至于幾天不吃早點攢錢去看某 “星” 的演出等等事件,更是屢見不鮮。
改革開放后的第一個青春偶像
陳沖主演《小花》時18歲,是上海外國語學院的一年級學生。這部影片講述了戰爭年代一對兄妹悲歡離合的故事,人情味十分濃郁。在該片中,陳沖以真摯的情感演活了淳樸、聰穎、美麗的少女趙小花,令剛從極度壓抑人性的 “文化大革命” 時期走過來的國人耳目一新,猶如清風拂面。
在《小花》公演的1979年,隨著《妹妹找哥淚花流》悠揚抒情的歌聲在全國傳唱,陳沖的照片占領了各種媒體可以占領的位置,成為備受觀眾喜愛的明星。無數少男將她視為夢中情人,可以說,陳沖是改革開放后的第一個青春偶像。
做真人、演真事、說真話
娛樂圈中有不少不道德的現象:為了出名、上鏡頭,一些女演員出賣肉體、出賣靈魂,而一些手握壟斷決策資源的人則不講道德,利用職權玩弄女性。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魏英敏認為,很多地方都存在類似的現象,只是娛樂圈中的人受名利誘惑更大,非常容易在尋求欲望滿足的過程中迷失自己。魏英敏說,人是社會的人,受社會規則制約,尤其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幾千年傳統文化的國家,這種不道德行為更為人所不齒。這種權色交易的后果往往是身敗名裂、名利雙失,只有真正堅持藝術和道德操守的藝人,才能讓民眾永遠懷念。魏英敏呼喚娛樂圈中的道德回歸:“藝人應該用自身的勤奮努力提高造詣,做真人、演真事、說真話,成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凈化和提升整個社會的人文空氣?!?
崔健——中國第一個搖滾歌星
作為中國的第一個搖滾歌星,崔健出現在1986年。這年的5月9日,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舉行的一場紀念國際和平年的百名歌星演唱會上,他穿一件頗像晚清時期的大褂子,背一把破吉他,兩只褲腳一高一低地挽著蹦上舞臺,觀眾還沒醒過神是怎么回事時,他已聲嘶力竭地唱起那首后來很有名的《一無所有》。他贏得了熱烈的歡呼和掌聲。從這一天之后,有好長一段時間,在大街小巷都能聽到這首歌。后來他又舉辦了多場個人演唱會,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確立了他作為中國搖滾音樂奠基者的地位。國外有的音樂評論人士認為他是 “非常專業的世界級搖滾音樂家”。
[自我補充]
互動園
[作文題目]
追星,已經是一種普通的社會現象。你我身邊有不少追星的故事,影視明星、體育明星、文化明星、政治明星充斥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在電視、電影、報紙、街頭都可看到他們的身影。那么你是如何來看待追星現象的呢?對于追星你有什么樣的建議?請以 “追星” 為話題寫一篇議論文,題目自擬,字數不少于800字。
[實戰演示]
精彩范文
偶像崇拜之我見
佚 名
在社會生活的諸熱點中,中學生崇拜影視明星、港臺歌星、中外體育明星的現象最惹人注目,人們對此也褒貶不一。褒揚者認為當今中學生崇拜明星偶像是對美好事物的憧憬和追求;貶損者則認為這是當代青年內心空虛、思想幼稚的表現。我則認為對這種普遍的社會現象不能簡單地歸之為 “好” 與 “壞”,而要具體地分析具體的問題。
應當說,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出現的這些明星,之所以能夠光彩照人,之所以能夠引起人們的崇拜,使人們如癡如醉,必有其成功之處。平心而論,他們從形象而言,或英俊、或美麗,有的婀娜多姿、有的風流倜儻、有的有陰柔之美、有的有陽剛之氣……就他們塑造的形象而言,有的是真、善、美的化身,看(聽)過使人受到感染,受到教益;有的是假、丑、惡的代表,看(聽)過使人痛恨,激發起與之斗爭的決心和勇氣……對他們本人,如果以他們瀟灑的為人、出色的形象為楷模,模仿之,學習之;對于他們塑造的形象,如果以真、善、美者為榜樣,去為建立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奮斗,那明明是一件好事嘛!
但明星偶像崇拜中卻流行一種不和諧的怪音。有的中學生不去探討明星們獲取成功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而只是去注意他們那看似浪漫的生活,甚至對于一個明星作為普通人所具有的缺點、毛病也崇拜得不得了,嗜痂成癖就誤入歧途,得不償失。有些學生過分迷戀偶像,荒廢學業,廢寢忘食,用大量的金錢購買有關明星的東西,對學習造成極大的影響。我們會不斷地從媒體上得到一些關于青少年追星而引發的一系列嚴重的問題,例如,大連16歲的少女因母親沒有給她買偶像張國榮的CD碟而自殺;溫州一名17歲的中學生因沒錢親眼見到偶像影星趙薇而服毒自盡;四川13歲的女孩在連看8遍《流星花園》后,離家出走下落不明,生死未卜。這些都是追星族中走火入魔不能自拔的典型,至于幾天不吃早點攢錢去看某 “星” 的演出等等事件,更是屢見不鮮。
聞一多曾說:“盲目地聽從,盲目地相信一切者,他一定是個蠢物。他們的頭腦只是別人的跑馬場?!?有的同學專門模仿某些影星打斗、兇殺的動作,有的專門關注某些歌星、影星的私生活,說起某某與某某的關系曖昧、某某與某某移情別戀則如數家珍,說起某某與某某如何打官司、如何在臺上恩恩愛愛、臺下則明爭暗斗津津樂道……如此下去,不就成了專門追求低級趣味的俗者,最后終將荒廢學業、葬送青春嗎?
所以,特別是我們的青少年,一定要理性地對待你所熱愛的明星,把他們身上的亮點變成我們學習和成長的動力和借鑒,把自己的生活裝扮得美麗多彩。而我們的社會和家長更要理性地對待孩子們的追星行為,要因勢利導,把他們的追求引導到正確的方面,這樣才是正確的對策。
經典點評
作者由社會的關注引出了自己所要討論的問題——追星。面對追星,作者的觀點是:不能簡單地肯定或否定,要不同情況不同分析。作者從兩個方面來說明自己的看法:一是在理性的追星中,可以樹立我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建立美好的生活,這是積極、健康的。二則是盲目的追星,甚至對于他們的缺點也要緊追不舍,很容易就會失去自我,影響未來。最后,作者提出建議:青少年要理性地對待追星,社會與家長也要因勢利導,進一步對自己的觀點進行了展開。本文言辭懇切,關注社會熱點,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另外,文中的例證與理論論證都十分合理與貼切,論點明確,是一篇好文章。
[實戰演練]
請按題目要求另寫一篇議論文。
上一篇:《質量》作文論點論據論證
下一篇:《追求》作文論點論據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