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三個人來到一座荒園里,便對如何改造起了爭執,從清晨到日落,月上梢頭,荒園依舊荒蕪。這不是在告訴我們:在生活中需要求同存異。
生活中需要合作,求同存異是合作的基礎。 1962年阿爾巴尼亞勞動黨的卡博、阿利雅率團秘密來到中國。雙方就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重要問題進行會談,取得了大量共識,但也產生了一些分歧,卡博等人為此悶悶不樂。在他們訪華回國前夕,毛澤東主席設宴招待代表團全體成員。宴會開始時各種菜品一次性地端上了桌子,毛主席面前還放了他喜歡吃的4道菜品,毛主席舉杯對大家說:“歡迎阿爾巴尼亞勞動黨的同志們!今天請大家一道吃飯。我們餐桌上有這么多的菜,同時我這里還有小辣椒等小盤食品。阿爾巴尼亞勞動黨的同志們要是不怕辣,也可以嘗一嘗。大盤大碗里的是我們共同的食品,4個小盤則不同于它們。這就是說,我們兩黨這里既有大同,取得了一些共識,這是主要的,也有小異啊,那是次要的。我們共產黨人如果不善于求同存異,怎么可以團結廣大群眾進行革命事業呢?”是啊,合作難免會有分歧,但為了共同的目標,我們需要求同存異。
生活中與人相處難免有矛盾,求同存異是解決辦法的關鍵。藺相如在面對廉頗的批評時,他沒有立即去反叛,在面對廉頗的挑釁時,他沒有針鋒相對,沒有斤斤計較,而是把國家的利益放在首位來勸說廉頗,對待廉頗,他用的是一種欣賞的態度,他寬容以待廉頗,保留了彼此之間的不同,來謀求國家的安全。假如當初藺相如得理不饒人,與廉頗一爭長短,那么趙國就岌岌可危了。他求同存異,用和諧的方法帶給趙國百姓一個和美家園。
生活中需要尊重,求同存異是尊重的表現。蘇格拉底的學生有時會挑剔他的學說,他卻沒有盛怒,用一種平常心去對待,他接納了學生的意見。當蘇格拉底發現學生的錯誤時,他并沒有責備他。他有滿腹的知識,卻沒有針對反駁他的人,他有很大的成就,卻沒有容不下他人的意見。他尊重別人的意見,真誠地去接受,并尊重他人,和氣的指出他人的錯誤。他是在以求同存異來保留社會的一份和諧,以包容的心態來造就社會的和諧。
用求同存異的態度對待別人,那么社會就多一份和諧,多一份理解,做事也就更容易取得成功,可見生活需要求同存異。
上一篇:張浩冉《生命的意義》記敘高中作文
下一篇:姚藍宇《留白的路》原創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