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論以和為貴
“和”自古以來,就是中年民族大地上龍之傳人待人接物的行為準則,根植于人們的血骨中,蘊含著幾千年的智慧,滲透著中華文化之博大精深。雨果曾這樣感嘆: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胸懷。“和”體現的是寬容,是一種溫情,更是一種自我價值的提升。
什么是和,寬容即為和。君子以和為貴,趙國大將廉頗與文臣藺相如,廉頗的小人之氣嫉妒藺相如,兩人互不相容,正是有了藺相如的一再退讓,巧妙運用寬容的智慧,以德服人,化干戈為玉帛,破解“其勢不俱生”的困境。如果不是藺相如和氣、寬容,又怎得趙國的安寧。做人,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寬以待人、寬容是一種偉大的選擇,能以人心打動人心,化腐朽為神奇,化凍泉為活水。寬容亦是化解矛盾的智慧與氣度。學會寬容,化敵為友,虛懷若谷,從善如流。
什么是和,溫情即為和。迪金森這樣描述生命的意義:“如果我能減輕一個生命的痛苦,撫慰一處創傷,我便不是徒然活著。”這句話引起深深的共鳴。東方航空公司有一次為一位突發心臟病的老人緊急備降三亞,使航班滯留16個小時。面對這樣的突發情況,有乘客認為自己沒有延誤的責任,對補償方案不滿而拒絕再登機。當救助的溫情遇上冷漠和苛求,我們給予理解的同時,更應平衡好權與義的關系,讓社會少點冷漠,多點溫情。溫情拓寬了生命的寬度,給世界帶來了一抹暖色,驅散了冷漠。溫情是“良言一夕暖”的效果,有了溫情,和的價值與意義也愈發顯著。
和,是寬以待人,和順溫情,在運用和的智慧為人處事時,你收獲的是微笑與鼓勵;關愛與扶持,少一點風雨,多一點溫暖與陽光。擁有和的智慧,有退一步海闊天空的豁達,有胸懷天下的壯志凌云,不斷提升自我價值,拓寬生命的厚度。擁有和的智慧,人生就永遠是一片晴天,風和日麗,充滿勃勃生機。
以和為貴,是一種高尚的品德修養,人的心放寬了,寬以待人,眼界自然就寬了,心胸自然也就豁達了。以和為貴,顯其難能可貴!
作文點評:
最喜歡的一篇文章!沒有之一!支持此作者!
此習作“再論以和為貴”,主題鮮明,層次清晰,談古論今,充分表現出作者對博大精深中華文化“和為貴”精髓的深刻領悟和對當今小至個人大至國際社會的深刻啟迪!
和而為人何為大氣
上一篇:毛永豪《先行其言而后從之》議論高中作文
下一篇:盧浩宇《在理想中沉默,還是在理想中飛翔?》說明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