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言各勇往,實踐仍精思
有知識的人不實踐,等于一只蜜蜂不釀蜜。
———題記
在雜草叢生,一片凄涼景色的荒園中。有幾個人在激烈的討論著改造荒園的方法。幾個人各抒己見,想法各不相同。他們相互辯論著,每個人都堅持著自己理論,卻都不付諸于行動。理論,依舊是理論。荒園,依舊是荒園。
實踐是一切成就的前提。空有一套理論卻不行動。理論終究無法成為真理。古往今來,沒有哪個成功的人是沒有經過實踐的。我國著名的醫學家,被后人譽為“醫圣”的李時珍,重實踐,重考察,重驗證,親自嘗試各種藥草。花費近四十年才最終編寫出著名的《本草綱目》,為后世留下寶貴的財富。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始終在科研前線不斷探索,勇于實踐才最終取得糧食大幅度增產,中國人民的溫飽問題得以解決的成就。愛迪生經過千萬次的試驗,才最終發明了燈泡。這些偉人都通過實踐將自己的理論變成了真理,最終取得了成功。
實踐是驗證思想形成真理的唯一途徑。實踐是一個偉大的揭發者,它暴露一切欺人和自欺。歷史上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從不走上戰場,沒有實戰經驗,最終被射死,趙國也隨之滅亡。而同樣指揮作戰的毛澤東,將共產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用實踐走出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無數的事例向我們證明“實踐出真知,實踐長才干。”只有從實踐中來,又經過實踐的反復檢驗的理論,才是真正的真理。
實踐可以彌補理論的不足。正像陸游所說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理論是虛的,實踐是實的。只有通過實踐,理論才能落到實處。只有付諸于行動,勇于實踐,所學到的知識才不至于成為空洞教條的理論。因此,當我們在學習理論知識的過程中,遇到了疑惑,就立即進行實踐,在實踐中探索出正確的答案和真理。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在當今的新時代背景下,我們需要繼承和發揚的是實干精神,工匠精神。北斗衛星的發明,港珠澳大橋的建造,“墨子”號成功飛向太空,可燃冰的試采成功……這一項項令人驕傲的成就,是無數的中國人腳踏實地實干的結果。面對這諸多的成就,我們在感到自豪的同時,也應該有著“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奮斗精神。發揚工匠精神,不斷地努力拼搏,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中學生,我們能做的就是靈活運用學過的理論知識,投身于實踐,為社會建設添磚加瓦。
與其咒罵黑暗,不如燃起一只明燭。與其在日復一日的觀望中蹉跎了歲月,不如采取行動,使荒園重新煥發生機,使理論通過實踐化為真理。
上一篇:喬澤燁《豁達的人生--蘇東坡傳讀后感》應用高中作文
下一篇:劉俊煒《黃色的樹林里分出兩條路》原創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