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以攀巉巖
在中華文化中,‘和’字結構簡單,卻有著豐富的內涵和深遠的意境,我對它略有理解,詩人李白曾發出‘畏途巉巖不可攀’之語來感嘆蜀道之難,我認為,和足以攀巉巖。
和一字,簡單八筆,根植于中國人的血脈深處,滲透著中國人幾千年來接人待物的原則與智慧,縱覽歷史,和字對我們有如下意義。
和以解憂
鄰里關系問題在今天是一個使人憂慮的問題,在古代也不例外,‘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這首詩是清朝一個張姓高官寫給家仆的信,寫信的目的是為了回復家仆,家仆傳信千里只為告知老宅旁的一戶吳姓人家翻修院墻時多占三尺地,當吳姓人家得知張家的回復時,立感羞愧,當即把土地讓出三尺,這就是著名的六尺巷的故事,和可以解決鄰里關系問題,使鄰里關系更和諧,和可以解決人們所憂慮的,可以減輕人們負擔。
和以衛國
和一字,簡單八筆,抵御了強國的壓力,保護了國家的尊嚴,藺相如出身低賤,廉頗自恃功高,這兩人看起來并不會交善,其二人正是理解了‘和’的意義,各退一步,‘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才使強秦不敢加兵于趙,和,可以使人們齊心協力,可以保衛家國。
和以致遠
儒家思想,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支撐者,儒家思想不僅流傳至今,更聞名于世界,各國林立的孔子學院,廣為流傳的《論語》等,無一不彰顯了儒學的魅力,這與儒家以和為主要思想密切相關。
橫跨中外,中國這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在世界格局中一直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
無論何時,中國將乘著以‘和’為旗的輪船,踏浪遠去。
‘和’字結構簡單,卻使我們有足夠的力量,無畏巉巖!
作文點評:
內容不錯結構較清晰,支持
上一篇:劉淇文《和之道也,薪火相傳》議論高中作文
下一篇:張露蕊《和在天下事》議論高中作文